首页 > 清风苑 > 文化 正文

文化

评渠畔柳《未名诗集》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5-16 10:06:42

  歌德说过,他越来越深信,诗乃人类共享的财富,无所不在,永久流传在成千上万的诗人之间。在第十五届世界诗人大会上,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演讲题目是《缪思未亡》。现在好多人不喜欢诗了,但毕竟还有人在学诗、写诗。在我们这些学诗的人里面,我认为宁夏诗人渠畔柳的进步比较大,她的《未名诗集》令人感受颇多。

  前几年,渠畔柳曾写过一首“关于冬天”的诗,其中有一联,我评价“放到唐诗里也不逊色”。这当然有点夸张,但她的诗确有唐诗注重“情思”“韵味”的特色。

  唐诗从总体上看,以情动人。不用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沉郁顿挫,“八月秋高风怒号”的杜甫。晚唐的很多诗人,也讲“情”字。

  古人说“诗言志”,又说“诗缘情”,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诗言情”,这恐怕是诗歌的正路吧?渠畔柳写的很多诗,都是情味满满的,正如《冬韵》里有这样两句:“临窗皓月影多情,狼毫洒墨赋心声。”可谓情满内外,处处泡在“情”里。

  诗不是哲学,但可以蕴含哲理。在表现个人的情思之外,还可以探究普遍的道理。宋诗有别于唐诗,就在于讲“理”多,这恰恰是宋诗的特色。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结尾中说:头上是灿烂的星空,胸中是道德的规律:此二者令我满心惊奇而敬畏,思之愈久,念之愈深,愈觉其然。这句话,郭沫若在《女神》里引过,可谓气象不凡,很有诗意。

  朱熹《观书有感》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表面上是说水涨船高,航行因而轻便,实际上却暗示读书或穷理,都要循序渐进,等到用力够深,思虑成熟,自会豁然贯通。苏轼的名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特例来喻常理,生动而巧妙地说明了当局者迷、主观者偏的道理。可见,若所写的诗能反映出一定的哲理来,离好诗不会太远。

  渠畔柳的一首《如梦令》中有句云:“三九,三九,在外更需衣厚。”这是一句家常话,可是,细品,其中透出的哲理味是很浓的。

  渠畔柳的《长津湖之战》,第一联“长津湖畔炮声隆,第九兵团再建功。”听起来像散文里的句子。古人常笑韩愈以文为诗,也就是嫌他的句法散文化,其实旧诗讲究所谓“工拙参半”,如果语语皆工,反而失之于巧。例如李白的《蜀道难》,几乎一半的句子是散文,像“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等,不是诗句,但与七言的正统“诗化句”相辅相成,工拙对照,转接自然,反而更具古朴、苍老之感。

  渠畔柳的诗多为格律诗,写得严谨工整。偶有一、二不协律处,多为意境左右。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

  渠畔柳所采用的题材,多是自己亲身感受的事物,抒发个人的遭遇与情怀,建议她在诗作社会意义的宽阔度上再进一步。

  在古代,诗的创作受科举的鼓励,有音乐的推广,又是读书人之间交际唱酬的雅事,因此诗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现在的知识分子日渐专业化,各行的专家学者各有所长,不再像儒家那么强调通才,更无须在吟风弄月上附庸风雅,唱酬之事已成绝响。但是,一些人还是愿意好好写诗,渠畔柳孜孜于诗,把诗写得很好。(李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