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灵武
灵武:提升对村(社区)巡察监督质效
六届灵武市委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巡察机构探索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规范巡察制度机制建设,提升对村(社区)巡察监督质效,强化整改落实,积极发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为优化灵武市政治生态,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精准定位,明确怎么巡。修订《中共灵武市委员会巡察工作规划(2022—2026年)》,明确全市8个乡镇(街道)、85个村(社区)的巡察对象和进度安排,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对村(社区)延伸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看政策落实好不好、看基层党组织行不行、看干部担当情况怎么样”作为巡察重点,为对村巡察提供基本遵循。以巡前集中培训为抓手,以对村巡察“巡什么、怎么巡、如何巡出成果”为出发点,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讲解农业农村、基层党建、“三资”管理、惠民利民政策兑现等内容,指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和事,找准对村巡察切入点、融合点,确保“精准指导”。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开展现场指导、督导调研,通过听取各组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对村巡察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问题进行“把脉问诊”,指导巡察组查缺补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拓展工作思路,确保巡察工作“不偏航”。
精准发力,抓实怎么巡。创新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的“巡察+”模式,建立巡察监督与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宣传部、审计、信访等16个部门(单位)的巡前协作配合机制,形成被巡察村级党组织问题清单。同时,抓实巡审联动,分别采取“巡审同步、先巡后审、先审后巡”三种方式,统筹用好乡镇(街道)纪(工)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等各方力量,凝聚村级巡察监督合力。按照银川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村(社区)巡察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具体分类标准,在对村(社区)巡察监督重点共性的基础上,把握差异性、突出针对性,依据社情、资源、经济、人口等要素,结合市委组织部对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情况,相应采用“乡村一体巡”68个村、15个社区,“县级直接巡”2个村,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六届市委第八轮巡察正在开展对3个村级党组织的直接巡察,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前期掌握的问题情况,各巡察组灵活运用听、查、看、访、谈等方式,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交流,倾听群众身边的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走街串巷、访村进社区,察看项目实施、村容村貌、农地非农化、回迁安置等情况,对巡前掌握的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抽丝剥茧”,着力找出制约村(社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深挖问题存在的根源,不断提升政治巡察监督效能。用好“一话三信”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统计、测评等方式,推行“码上巡”,把信访渠道从“纸上”转到“线上”,群众通过扫描公告二维码反映诉求和意见,实现群众监督“一键直达”,随时随地参与监督,切实提高群众知晓度,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精准施策,推进怎么改。及时印发《关于立行立改问题的界定及处置提醒》,明确立行立改事项界定标准,将各巡察组在巡察期间发现的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且被巡察村(社区)能够及时解决的突出问题移交立行立改,推动问题在现场解决,先后立行立改村级“四议两公开”未公开执行、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议事公开渠道不畅通等问题4个,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及时移交村级巡察发现问题线索,持续抓好巡察问题线索的审核审批、移交受理、查办处置等工作,先后移交村(社区)干部问题线索10件,办结率100%,组织处理村级干部7人次,充分彰显巡察监督震慑作用。针对村巡察中发现的普遍性、系统性、突出性问题,且乡镇(街道)党委难以整改的,巡察组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先后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提请《关于梧桐树乡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发展问题》等专题报告,按照工作流程移交相关职能部门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村级巡察发现的突出、共性问题系统解决。制定印发《灵武市纪委监委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任务分工及工作流程(试行)》,牵头组织、宣传、巡察等职责部门,先后对六届市委第一至五轮延伸、直接巡察村(社区)反馈的607个问题开展联合督查、考核调研,对整改内容逐一对照审核,客观评估整改实效。针对发现的整改不到位、制度有漏洞的问题,采取发函、约谈、现场督办等方式进行跟踪督办和重点督办,先后向村级党组织下发整改提示函5份、通知上报整改进展情况3次,全面压实对村巡察问题整改主体责任,实现巡察整改动态追踪管理,稳步有序完成巡察整改工作。对村巡察发现的共性、行业性和易发多发问题,从机制、制度、管理层面剖析原因,深挖根源,推动修改完善制度69项。对提高基层监督治理能力进行探索,将对村(社区)巡察与市纪委监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整治常态化融合推进,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彰显巡察成果。(灵武市纪委监委)